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携号转网自10年推行试点以来,期限被延长过两次,但是,新试点期限眼看结束了,工信部如今又要求扩大推行范围继续试点。这是地域限制的问题,还是管理制度问题?扩还是不扩,根源在哪?

查看原文链接

【曹天鹏/钛媒记者】两年以来,携号转网在天津和海南两地试点的效果并不理想。据近日通信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天津和海南试点两年来,国内不足7万用户实现手机“携号转网”。从天津海南试点的年初成果来看,两地超过1800万手机用户中,提出转网申请的用户不到1%,申请后携转成功率仅为36.7%。

小范围试点刚告失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昨日(12月27日)召开的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又透露,明年将适时扩大手机携号转网的试验范围。不过相关试点政策是否会有新的调整,还没有新消息。

2010年11月,天津和海南两地启动手机“携号转网”试点。之后,试点期限被延长过两次。原定于2011年5月底结束的携号转网试点,到期又延长半年至11月底结束。但是,试点期限眼看结束了,工信部又要求不设限地继续推行。

除TD-SCDMA用户不参与外,天津实行“双向转网”,移动、联通、电信用户之间可相互转网;海南实行“单向转网”,只能从移动转网到电信和联通。

不过,后因在试点过程中出现诸如业务办理门槛高、流程复杂、增值业务转网困难、业务系统升级成本高等因素使得转网成功率大打折扣,期限由2011年5月被向后延迟半年至11月底。虽然此后两地携号转网试点又延续半年,但仍然遭遇类似的难题,致使申请用户数不升返降,最终被无限期延迟

工信部推行携号转网的初衷,是为了平衡三家移动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改变移动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扶持电信、联通相对弱势的运营商。不料,这一政策到目前为止来看并没有得到两地用户的广泛认可,直到现在也不见效果。

这其中还有强势运营商自身的抵触。试点后的事实反应,更难解决的问题还有中国电信市场的监管力量也比较薄弱法律缺失,导致市场竞争激烈,携号转网难以掌控,甚至引发恶性竞争,违背政策初衷。

转网率不高原因何在?《解放日报》此前综合报道,天津和海南两地的携号转网试验转网率不高的原因有:

首先是试点政策设置门槛过多。在天津和海南公布的实施细则中,用户有6种情 况不能携号转网,一是非实名制手机用户,即机主身份信息不符;第二,用户与携出方有话费纠纷,欠费或账务不清;第三,用户与携出方签订在网协议,并在网时 间未满;第四,申请业务的号码为已停机的号码;第五,SIM卡被偷或SIM卡丢失;第六,由于携出方网络故障而导致携出方无法受理该申请。林林总总的门槛造成用户转网成本提升热情下降。

其次是运营商为了防止用户 “出逃”,纷纷采取 “绑定客户”的促销策略。在携号转网实施之前,各运营商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套餐,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携号转网政策实施的难度。根据海南联通的统计数据, “与携出运营商的协议签约期未满”是用户被拒绝申请的首要原因,比例高达83%。

再次是增值业务转网困难。根据文件,工信部仅对移动语音业务、网间点对点短信业务和点对点彩信业务进行了规范,对于移动增值业务没有作要求。实 现携号转网后,用户号码与归属网络不再有固定对应关系,行业短信平台将无从获知用户号码的归属网络,这导致携号转网用户收不到行业服务商发送的短信。

最后是国内运营商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同质化严重,降低了携号转网的吸引力。用户选择携号转网,要承担消费积分和话费清零的代价,而如果运营商在服务方面差异不大,特别是智能手机、操作平台越来越同质化,会让消费者感到得不偿失。

 

除了上述业务办理门槛高、流程复杂、增值业务无法自动携转等问题,携号转网所涉及的网络投资也非常大。中国移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仅天津和海南两地,在技术上实现携号转网就需要几十亿元,若推广至全国,估计成本要增加几百亿元。

业务管理系统也需要升级。三大运营商都需要建立相关的业务管理系统,以便携号转网的数据与工信部系统同步。各大运营商的计费与结算系统也需改造和升级,确保用户转网之后能有效对接,这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携号转网虽有一定作用,但短期内还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据日经网报道,国际经验表明,携号转网会对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有所冲击,但影响程度一般仅在3-4%之间。

携号转网显然尊重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但是离打破垄断还很远。有业界人士提议解决方法除了可以实行跨地区携号转网之外,还可取消或降低漫游费。

或许,待中国移动将4G建设好,携号转网率过低的局面会出现改观。但根源不解,仅扩大地域范围和时间,试点恐仍难以奏效。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