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钛媒体注:这是一个裂变的时代,传统媒体和媒体的传统都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瓦解,新的媒体模式、形态、传播则仍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走向重构。在这个裂变的时代,我们关注并纪录这个时代里典型人物。钛媒体也陆续推出系列人物访谈,[大裂变时代的媒体人群像]系列。

这是一个系列文章,大背景是在数字经济的不断冲击下,传统媒体日益困顿。我打算前后访谈20到30人,包括依然坚守在传统媒体领域的,离开传统媒体进入所谓新媒体的,以及离开媒体的。访谈人士有资深的,也有刚入行的。从鲜活的媒体人访谈录的角度,记录这个媒介转型时代最微观最实际的声音。

本系列文章都将第一时间首发于钛媒体。 此为媒体人系列访谈录(六),在腾讯产品的老媒体写稿狂人,徐志斌。

如果盘点2013年度热词榜,“互联网思维”绝对能拔得头筹。互联网思维倒是是啥?在钛媒体作者魏武挥看来,所谓互联网思维,就是媒体思维加上产品思维,这一结论,在他对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徐志斌的访谈中得到了验证。在主责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之前,曾有八年的媒体从业经历,在互联网1.0时代也当过一把“写稿狂人”。

加入腾讯这家以产品思维见长的企业后,他被微博开放平台吸纳。面对竞争者,他如何将媒体人的技能与直觉优势运用于产品的运营?对于微博这种互联网产品形态,他又有什么看法?钛媒体独家大裂变时代的媒体人群像系列之六,来看看魏武挥对徐志斌的独家访谈:

 

徐志斌

访谈对象:徐志斌

职         务: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负责人

访谈时间:2013年12月

访谈时长:60分钟

访谈地点:深圳

 

徐志斌最近搞了一本书,名为《社交红利》,三个月内再版四次,卖了六万册,大概是今年除《浪潮之巅》第二版以外卖的最火的一本互联网书了。徐志斌经常说自己是无名之辈,弄本书卖那么多自己也没想到,但其实吧,他还是谦虚了。他真心不是一个无名之辈。正相反,他是一个出道很早的资深互联网媒体人。

媒体人生涯

徐志斌,其实是学煤炭的,专业是采矿工程。但他毕业后没有进入这个行当,虽然据他说,他很多校友现在都是矿长之类的土豪。之所以专业未曾对口,原因倒是很简单:太过瘦小,不足以拿起铲子来挖矿(早年的大学毕业生都要下基层锻炼的)。于是,他开始自寻方向,2000年进入大众科技报,干了一年多,后又跑到中国网友报干了几个月,满打满算,两年的纸媒记者生涯。

2002年,整个中国互联网出现一种“冰火两重天”式的景象。一方面,纳斯达克寒冬已至,大批互联网公司不支倒下,另外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网民依然在快速增加,网络论坛热闹异常。而彼时的科技类媒体,着实不多,大抵是赛迪、天极和硅谷动力三分天下。徐志斌是一个很勤快的人,经常在网络论坛里发表发表帖子,而三个科技类媒体,也互相竞争谁的文章质量好又是首发原创。徐志斌就此慢慢得到了业界的注意,硅谷动力找上了门来,希望徐志斌加盟——这个景象,忽然就让我这个访谈记录者默默地想起了今天的自媒体。

加入硅谷动力之后,徐志斌依然保持着“勤奋”这个习惯,属于写稿狂人。当时的四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TOM)经常会从这类垂直媒体中选用文章作为自己的频道内容,徐志斌不无自豪地说,有一天,某门户科技频道首页第一屏十二条文章里有六条是他写的。虽然钛媒体老说我勤奋,其实,真正的勤奋者,是这样的码字机器。

两年后,很自然的,他被门户招去,成为了新浪科技中的一员。在随后的四年工作中,作为一个科技记者,积累了不少后来都是大佬级别的人脉(也许,徐志斌今天那本《社交红利》腰封上满满的推荐人,都是从那个时候积累起来的吧),但同时,徐也深感疲惫,在听说了几次过劳死事件之后,他决定给自己放一个稍微长一点的假。

 

产品沟通者

职场里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员工自行请出的长假之后,便是离职跳槽。徐志斌顺应了这种规律,他离开了新浪,在江湖里混了一小段时间后,2007年加入腾讯科技,做了三年科技频道。在他看来,似乎忽然发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因为腾讯这家公司,实在太和其它公司不同了。

他回忆起腾讯当时的新人培训,腾讯很强调产品,在新人培训时,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认为QQ1.0版本应该包括哪三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我听到这里笑了,这道题目实在过于经典以至于我自己在课上也用过,想不到是出自这里)。2007年的时候,腾讯并不像今天这般受到大众舆论上的普遍关注,大多数人只有一个印象:不就是小孩子玩的QQ么?我也基本同意,在3Q大战之前,腾讯的确是一个蛮低调的公司。

这件事对徐志斌触动很大,虽然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依然是一个“媒体人”,但他开始慢慢学会用思考产品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我问了他一句:在离开新浪加入腾讯之间,你有没有想过要创业?他说不是没人找他创业,但他觉得过去的媒体人生涯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与最high的企业里最high的人聊最high的问题,好处是有格局有视野,坏处就是不落地无实操,创业不是一个好的选项。

徐志斌一面继续做他的内容,甚至还带了团队去做世博会的报道,一面留心各种机会离腾讯的产品团队更近一些,或者,索性加入产品团队。09年年底,腾讯开始内测微博,他提出了要求,但被婉拒。直到腾讯微博准备做开放平台,他才被接受加入。

为什么做微博时没有接受他,而做开放平台时倒接受了他,而且还是他正在带着团队不亦乐乎搞世博报道的时候。徐志斌没有说,但在接下来的陈述里,我觉得,腾讯是有考虑的,在开放平台这件事上,徐志斌这样的媒体人,是能够助力良多的。

腾讯微博比新浪推出晚了一年,互联网江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晚一年很要命。腾讯微博的最大希望在“开放平台”——说白了,就是联络更多的互联网力量和对手竞争。但新浪也在做开放平台,如何才能让腾讯微博的开放平台更有优势?或者再直接点:如何让更多的互联网力量主动围绕在腾讯微博上?

徐志斌作为一个媒体人的优势就展现了出来:他懂得如何传播自己。比如说,媒体人写文章多引用数据总是好的,再比如说,媒体人写文章总是喜欢聚焦成功案例,榜样的力量加上一些硬邦邦的数据,很容易打动人。而且,媒体人对如何搞活动,如何做沙龙毫不陌生,这种多年养成的技巧,让徐志斌觉得自己和其它互联网公司沟通起来,更为顺畅。

但这还不够。媒体人的一个致命缺陷是“自说自话”:榜样有了,数字有了,活动有了,沙龙有了,但聆听者听这些只是一个“前戏”,关键是:“那我怎么办?”

于是,这就要进入到所谓的产品思维:为用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满足。徐志斌把这个部分分成三个步骤:判断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如何实现以及更好地实现真需求、如何将这个实现变为可复制的扩散。徐自谓做开放平台以来,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接触了无数,不断聊各种产品能怎么用好微博,其实就是怎么接入腾讯微博开放平台。这么硬生生跑了一年多,才算是一只脚踏上实地,有点接地气了。

 

媒体思维+产品思维

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他反复和我强调这两种思维,并且各陈利弊。在他看来,多年媒体人养成的思维方式有它出彩的一面。媒体思维注重趋势、格局,找到最high的地方,行文造句如何吸引阅读者注意,等等。在他这个岗位上,媒体思维是必须的。

产品思维注重的是挖掘需求和满足需求。如果说媒体思维是发散的、大众的,那么产品思维就是聚焦的、小众的。徐志斌的工作包括对内对外两个部分,对外就是汇聚他人需求,分发自己观点,对内就是反馈市场需求,拉动产品、PR、市场等诸多部门。

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不认为自己是个产品经理?徐志斌不同意。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是一个“沟通者”,当然,如果有让他成为产品经理的机会,他一定会抓住。

“岗位不重要,能力很重要,技能不会过时”,他这样表述,“媒体人的技能与直觉,始终是一份珍贵的资产”。

作为一个记录者的我,脑海里始终在转这样一个词:互联网思维。这个热词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解读。我倒是以为,互联网思维大概就是媒体思维+产品思维。因为说到底,互联网不就是媒体+产品么:传播、聆听、需求实现。至于你用微信也好,微博也罢,这丝毫不重要。

好吧,我们来谈谈微博。

 

微博OUT了么?

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心里自己也有一个答案。来看看徐志斌怎么说。

他首先给我举了Qzone的例子,这个产品至少闷头干了七年,忽然有一天红米在这上面销售火爆,才让大家注意到:原来还有这么个玩意儿。互联网舆论圈对Qzone的漠视到了什么程度呢?我倒是记得曾有人做中国社交图谱,硬生生地忘记了Qzone,居然还被人疯狂转发。

然后他提到了Twitter,这个产品最早始于2006年,中间麻烦不断,争议也不断,七年后才上市。微博这个东西,在徐志斌看来,走了弯路,基础并未夯实,但并不意味着它未来没有机会。因为有一点很明确:广场式产品,目前没有比微博更好的。

微博看似简单,只要发140个字,但其实它是一个运营难度很高的产品:新用户会面临三无境地:0关注0粉丝0内容。于是,微博运营方拼命给用户加粉丝、加关注(从而会形成内容)——讲到这里,徐志斌倒是清晰地记得给我加了40万粉丝,哈哈——手法本身有迫不得已的一面,但做过了就是滥,微博的今天,正在为过去的“滥”买单。

但人们依然有广场式的需求,企业依然有广度传播的需求,需求在,微博就有可能卷土重来。也许未来这个东西不叫微博,也许未来这个东西根本就长得不像微博,但广场式产品,总有它的空间。

一如博客死了,公众账号浴血重生——我这样想到。(本文独家首发钛媒体)

 

分类: 人物文化传媒,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