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移动互联网、软件业、开源硬件,正共同重塑制造业革命,美国、日本、中国、韩国⋯⋯所有人似乎重回同一起点,一场新的制造革新争夺战开始了。通过对创新原点的讨论,我们试图重塑日本制造衰退史图,以日本为鉴,看这场制造革命与未来。(查看钛媒体原文链接

 

 

【陈倩璐   远山/钛媒编辑】日本制造业衰退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其中涉及的元素纷繁复杂,钛媒体详细梳理了日本制造企业的历史与命运,其由创新而盛,又至创新而竭;通过对创新原点的讨论,我们试图重塑一张宏大的日本制造衰退史图。对长期师从日本制造的中国而言,日本制造业的兴衰也能为之所鉴。

索尼董事长兼CEO霍华德·斯金格表示,目前索尼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是,索尼不再被认为是创造型公司。在过去的20年中,索尼一直追求技术创新,但是对研发的大量投入却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今年6月份,津贺一宏在接任松下总裁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日本企业对自己的技术和制造技能太自信了,我们忽略了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待产品。”

创新的原点是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当一个新市场出现时,满足需求即是创新;当市场发展后,用户体验才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而用户体验往往不是线性的——即不是原有技术的深入和延伸。若不能抛弃已有成见,从原点考虑创新,就会进入创新的死胡同——创新技术层出不穷,用户却并不买账。

此前,钛媒体也对正在全球兴起的3D制造话题有多角度的报道和分析,虽然还没有人能真实地从3D制造获得规模市场效应,但互联网、移动互联和软件业、开源硬件,正在共同重塑制造业革命的趋势已有目共睹。迷恋于技术的日本,错失了时间窗,美国正在让创新企业的制造重回美国,中国正在流失传统制造业的人口红利优势,韩国以三星为代表的制造者则从日本的跟随者已日渐比肩美国⋯⋯但在新的制造技术革命时代面前,所有的人几乎重回同一起点,一场新的制造革新争夺战开始了。

 

一蹶不振

各大巨头陆续发财务警报,对于日本家电制造的日益没落,日元升值、灾害频发、世界经济不景气只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核心

 几乎在一夜之间,日本制造业就跌落神坛。

今年9月,索尼中期决算结果显示财政赤字达401亿日元,预计2013年3月期(2012年4月1日-2013年3月1日)最终损失为7650亿日元。

10月31日,松下电器公布松下2012财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为“负7650亿日元”,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亏损。

随后,夏普报告称,在截止今年9月30日的6个月里,亏损达3876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0倍。

不仅如此,东芝、日立也表现低迷。

这是自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日本制造业短暂复苏后陷入的最大危机。日本家电曾在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但“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可能不过三十年。目前,索尼、松下、夏普这三家都有可能将本财年利润预期下调总计1360亿日元。

近年来,以索尼、松下、夏普为代表的日本制造发展确实不顺,2011年-2012年日本地震、泰国洪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继发生,导致供应链危机、出口减少,上述三家企业也在不同场合将企业利润下降归因于这“天时不利、人不和”。

与日本制造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制造业,限于天生条件,三星同样依赖于海外市场,受全球经济影响巨大,日元不断升值的同时,韩元升值势头同样不弱,但即使在2009年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三星家电的销售额依然较2008年上涨27%,为行业最高增长率。自2009年三星首次进入世界百大品牌前十后,三星一直在突飞猛进。

目前,索尼、松下、夏普这日本三大数码家电制造商的股票市价总额仅2万亿日元,而三星一家就已经达到了14万亿日元。

故此看来,对于日本家电制造的日益没落,日元升值、灾害频发、世界经济不景气只是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核心。

 

唯技术论痛失用户——固守旧有市场的代价

当行业和整体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技术优势就会被抹平,而用户体验则会成为制胜的关键——唯技术论败于唯体验论——技术可以再造,而体验却难以复制。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始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 通过技术引进,以及大规模创新,日本企业对生产制造业进行全面的精细化改造,一举成为制造业大国,80年代日本企业“购买美国”更是让美国社会震惊不已。

在欧美先进的生产制造业基础上,日本企业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深入创新,使之不仅成为技术保证的代名词,更成为MBA教程中的经典案例。其纵向创新上无可匹敌,但对新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却建树不大。

以夏普为例,在其百年的发展历史中,至少有20项全球第一或日本首创的产品。面板制造曾一度占据其营收的20%。2003年,夏普的液晶电视占据了半边全球市场,2004年,夏普推出第一台45英寸液晶电视,2007年再发布第一款薄如画框的壁挂式液晶电视,除此外还宣布要投资全球第一座面板十代线“堺工厂”借此切割出最大面积的面板,生产超大尺寸电视,将液晶电视的生产技术推上颠覆,令世界瞩目。

索尼也是以创新见长。其发明录像机和随身听Walkman曾席卷全球,将索尼推向世界级的企业。

但在成长为大企业以后,他们的创新却迷失了方向,逐步远离需求,变成对技术细节的迷恋。

日本企业过于看重已有的市场技术。即便他们发现过去的技术已经阻碍了其发展,日本制造商也缺乏壮士断臂的勇气——即使最后不得不裁员减产。

夏普和鸿海的合作难产了大半年,直到今日依然不明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夏普不愿核心技术外流。今年8月,郭台铭考察夏普时,对夏普奄奄一息时还似是而非的态度大为不满,斥道:“你们到底要不要重建工厂?”

技术让日本制造走上了世界制造的神坛,但过度地追求技术也让日本制造陷入盲目的自负。高处不胜寒,环顾四周无人可敌的时候,也正是最看不清的时候。曾经呼风唤雨的三十年里,世界的变化一刻都不停歇,但神坛太高人间太远,忙于垒砌技术通天塔的三大日本制造商,无一家看到。

公正的说,日本企业并非不努力创新,恰恰相反,他们在这方面舍得投入。

然而,企业是通过产品创新专注未来,核心目的是未来产业。制造最好的产品,但不仅仅是对现有产品的升级和延伸——企业通过专注产品去专注未来,但很多人迷失在产品之中,满足于给产品的各个部分延伸而忽略了用户可能会为了更好的体验而放弃从前的产品。

当行业和整体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技术优势就会被抹平,而用户体验则会成为制胜的关键——唯技术论败于唯体验论——技术可以再造,而体验和未来却难以复制。

 

致命的自负——当创新太超出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能力

这也是纵深创新的风险:当他们在挖掘潜力的同时,颠覆性的企业就从另一个层面出现了,而他们的思维缺让其视而不见。

 

 

 和苹果公司专注于软硬件一体化不同,日本企业专注于硬件制造技术的改进和优化。而当技术进步到一定程度之后,更为精细化的改进已经不为用户所感知,软件就开始统治制造领域,但日本制造业并未认清这一形势。

有媒体报道,2012年,在日本东京的“CEATEC JAPAN2012”电子展上,夏普和韩国LG的液晶电视比肩成列,面对着夏普几乎两倍的开价,消费者更多的是“根本看不出夏普的电视好在哪里”。

事实上,夏普在红绿蓝三原色的基础上添加了黄色,使可显示色彩数从10亿色跳升到1万亿色,但是普通消费者已经无法辨别这么精细的色差了

从创新角度来看,其技术确实是革命性的,其产品也完美无缺,但已经超越了用户的实际需要能力。杂志摄影的精度为300ppi,超过300ppi以后人的肉眼就无法分别其差别;那么一家杂志社使用1000ppi技术,除了增加成本,别无用处——其创新有目共睹,其技术无可争议。

这也是纵深创新的风险:当他们在挖掘潜力的同时,颠覆性的企业就从另一个层面出现了,而他们的思维缺让其视而不见

例如,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两大领域手机和电视,索尼、松下、夏普都没有占到便宜。

2007年,当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时,市场已悄悄转向移动互联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份额不断扩大,传统市场已经被逐渐颠覆,电子产品向移动化、娱乐化转移。

但是,智能手机方面,很早就熟练掌握3G技术的日本手机制造商们反应迟钝,仰仗着日本手机网络制式与他国不同,甚至还高傲地认为iPhone手机不能在日本市场中站住脚跟,但很快,迅速抱住谷歌Android大腿的三星就超越了它们,iPhone手机也大幅度挤占了它们的市场份额。

2010年,三星手机销量位列诺基亚之后,占据世界第二位。根据今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三星Galaxy S3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10.7%,成为该季度全球最受欢迎智能手机,同季度,iPhone4s份额为9.7%。

尽管索尼也推出了搭载Android系统的Xperia TL等一系列产品进行反击,松下也希望依靠Eluge智能手机开拓市场,夏普也有所动作,但整体来看,日本手机已经退出了智能手机的争夺平台,曾经伴随日剧风行的日本大翻盖手机已经永远停留在影像之中了。

电视方面,苹果TV、谷歌TV已经造势许久,市场都在翘首等待,连中国都已经有了盛大盒子、小米盒子这些先行者,日本制造者们还尚未意识到新型电视产品“内容为王”,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显示技术开发。

索尼总裁平井一夫依然认为索尼能够利用私有的技术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电视机产品;

松下一意孤行选择了等离子显示技术,但很快破产;业务单一的夏普依然在等待液晶电视市场的回暖,不再有其他动作。

技术也许曾经是占据市场的通行证,但是市场在变化,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技术的提高,而不关注当下和未来的趋势,那么技术也只是一张“好人卡”:你很好,但是你不适合这个市场。

 

长者文化控制力强大——创业土壤和冒险精神在流失

创新市场不发达,风险投资和冒险家太少,这使很多颠覆性创新无法脱颖而出

 软件和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现在它们又开始改变传统行业。日本制造商,虽然它们都曾经站在高科技的前沿,但是它们似乎从未真正在乎或者理解软件和互联网的作用。

当软件和互联网刚刚成长时,它们仅满足于自身的盈利和生存,并未对其他行业构成威胁。而日本企业在这些领域毫无作为——即没有推出国际级的操作系统,也没有真正走向世界的互联网企业。

当时,软件和互联网看不到更多的前景——实际上,在谷歌成功之前,科技股泡沫破灭甚至让很多企业庆幸没有进入互联网。但成熟后的软件和互联网不仅幸存下来,而且开始改变传统行业。

早在iPhone推出之前,IT技术就在企业服务方面占据一席之地;而黑莓正是因为企业服务而成为早期智能手机的代表。

当iPhone和iPad以及安卓系统设备推出以后,他们改变的不仅是手机,还包括便携相机、收音机、音乐播放器市场、掌机、导航……后来,它们通过云端,再一次改变了数据和运算的方式。而制造业见长的日本电子巨头,对此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红杉资本和凯鹏华盈都津津乐道他们对苹果的投资,而苹果在创业几年后就进入企业500强,也正是得益于他们的催化。同样基于对未来的投资,风投们还发掘了谷歌、Facebook、Square、Twitter等一系列巨头企业,如果没有企业家远见和风投们的土壤,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谷歌和苹果一直保持着他们探索未来的基因,就连微软也从未放弃探索未来(如互联网)——虽然他们一直没有取得成功。

创新市场不发达,风险投资和冒险家太少,这使很多颠覆性创新无法脱颖而出——如果你在一个大企业有一个颠覆性创新的想法,除了苹果这样的企业,还有谁会采用这个想法来自我颠覆吗?如果创业市场不发达,这些想法很可能只是想法而已。

目前,尚无任何信息和证据证明电子巨头们将推出足以回天的产品,日本电子巨头的衰退仅仅是开始。日本企业已经失去的时间窗,可能在本轮创新大战中无法挽回了。日本需要做的,是彻底的反思,并且建立全新的创新环境,面向未来进行改变。而这不仅是日本的教训,也同样适用于中国。■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