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对Facebook来说,2012年经历了太多重要事件,尤其是那个倍受争议的IPO。没有人预料到,一个被差点吹捧上天的Facebook IPO竟然直接陷入逆境,至今没有爬回发行价。但本文总结了五个理由,证明Facebook的IPO失利恰恰是因祸得福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年终了,各大媒体都忙着盘点,钛媒体选择了Facebook作为其中可总结的对象之一,当然毫不意外的是,它也是美国媒体的宠儿。

因为对于Facebook来说,2012年经历了太多重要事件,尤其是那个倍受争议的IPO。

Facebook今年初递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50亿美元,融资额创下科技公司之最,也被预计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

历经数月筹备,Facebook于今年5月IPO,不过结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Facebook股票发行价定为38美元。不过由于纳斯达克市场交易系统故障,以及各种外界的唱空,该股一路走低。上市首日收盘价格也只维持了38美元水平,之后再也没恢复到发行价水平。最低到过17.55美元的谷底,至今也还在30美元以下徘徊。

没有人预料到,一个被差点吹捧上天的Facebook IPO竟然直接陷入逆境。

据美国媒体报道,上周,Facebook上市主承销商摩根士丹利同意向马萨诸塞州证券监管机构支付500万美元罚款。因为摩根士丹利只有选择地向部分分析师披露了营收数据,未尽到向大众的披露责任。

而就在最近,PandoDaily网站的创始人,原Techcrunch担任高级编辑Sarah Lacy ,也专门撰文来回顾和总结Facebook的IPO失利教训和意义。 Sarah于2011年年底离开Techcrunch,创立自己的科技网站PandoDaily,目前已融资250万美元。Sarah提出,其IPO失利完全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文总结甚妙,也颇有参考价值,钛媒体编译全文推荐如下:

IPO首发表现不佳,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市场需求,而是应该归结为银行团队存在争议的错误决策,以及纳斯达克做出的一个最致命的决定,那就是在一个从未经测试的全新交易平台完成Facebook的首发。这可以说是自谷歌上市以来最受期待的IPO了,可靠的技术是多么重要!谁曾想过纳斯达克CEO在帮助几千家科技公司上市时,居然没学到一点技术常识。

数十亿美元的市值蒸发,的确是再坏不过的消息,媒体已经有方方面面的大量报道。但我并不是Facebook(或其他任何技术公司)的投资者,所以我真正关注的是,这次失败对于企业家和硅谷到底有没有好的一面?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回顾过去一年的市场变幻,IPO受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一、 对Facebook公司本身来说是好事

 

设身处地的想,显然没有人想让股票在上市首日就被大量抢购,那意味着上市公司在IPO时筹资减少。Facebook当然不想蒸发掉一半的市值,但至少这样能够使其将已将取得的现金最大化,用于后续的运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IPO失利对Facebook来说更是好事:失利让公司受到了刺激,并让其再度不被看好——这不是假想是事实。而相比之下,从外界所观察到的,以及就我所知道的内部情况来看,Zynga和Groupon两家公司就没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如果你回头看看Facebook的发展最好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不被看好的时候。你会发现,马克·扎克伯格有几分杰夫·贝索斯(钛媒体注: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的精神。他以自己的方式行事,不在乎外人的眼光。当他不被众人看好时,反而能够更好进行决策。无所谓信任,也就无所谓期待。好的领导者会因此更加勇猛无畏,而非沮丧。

失利也防止企业文化向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恶化。企业IPO之后,往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员工停止关注公司的股价。当股价飙升时,没人在乎任何CEO说的话。而事实是没人可以搞得定,你根本没法阻止你的员工。

一旦以这样的企业文化开始发展,其影响就难以根除了。回到上世纪90年代,各家公司的办公场所随处可看到CNBC频道(美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雅虎甚至将该公司的股价显示在总部的每一台打印机上。而如果一开始就被打击,相信市场不会顺其心意,带着这样的理智上路,Facebook从企业文化上就避开了这样的陷阱。

 

二、对谷歌来说最好的消息。

 

站在硅谷的角度,谷歌和Facebook的确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但投资者都将二者视为配置资本的最佳选择,以求资本能进入成长型科技企业。既然Facebook没能一开始就爆发,谷歌才不会成为昨天的新闻。

把任何一家公司称为“下一个”某某某都显得有点蠢。显然,那些把Facebook视为“下一个谷歌”的大肆宣传造成了太多的误导。谷歌之所以伟大,并非因为它拥有海量的用户群,而是因为谷歌发现、复制并利用了互联网历史上,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商业模式——这显然是Facebook所没有的。

从文化意义上,Facebook的出师不利,让谷歌的员工庆有种“我们还不算过气”的感觉。Facebook筹备上市的整个过程对谷歌CEO拉里·佩奇影响也不小,当时,各种评论指出,谷歌因为错过了“社交”这一艘大船而追悔莫及。后来谷歌开始花大力气推动社交化功能Google+的发展。然而,当华尔街赤裸裸的宣告SNS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繁荣之后,谷歌终于“回到初心”专心做回搜索了。

很难说不是巧合,就在Facebook刚刚陷入挣扎后,谷歌开始在“谷歌光纤”产品上押下赌注。而且,同时开始疯狂的开展移动软件业务。当然,谷歌不会放弃社交业务Google+,但其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去Facebook化”。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关心Facebook IPO对谷歌的影响呢?因为谷歌仍然是硅谷的领军企业,是从上一轮泡沫中幸存下来而且从全盛期自后仍然在扩大影响力的企业。硅谷需要的是持续发展的企业,而不是在经济周期内昙花一现的品种。

 

三、成功终结“互联网泡沫”论断

 

从2007年左右,就有很多人在谈论互联网泡沫危机,而最终都落脚到对Facebook的关注。遗憾的是,当时的主流媒体们(当然也包括大多数的科技媒体)根本没能将某个具体的企业和宏观经济趋势区分开来看,因为,企业作为个案,对于行业“泡沫”这样的宏观定义来说,往往只是一个异常值。

某个非流动性资产获得很高的估值,并不一定就代表某种大规模的经济现象——每当理性者站出来强调这一点,那些鼓吹泡沫的人,总是拿同一句话来反驳:等着瞧吧,等Facebook一上市就见分晓了。

这场论辩如此激烈,鼓吹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好像将我们的整整一代科技公司类比于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次泡沫的公司,等待着最终的宣判。在以往的IPO历史中急需分析师们纷纷鼓动“买入”的关头,我们却被一种悲观气氛所笼罩,大家都选择了观望,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

LinkedIn的IPO大获成功,使人们更加确信泡沫的存在,同时断定Facebook将成为第二个“网景”、第二家潜在成功者,然后再次引发新一轮的IPO热潮。然而,结果大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一些人还在换着说法坚持“泡沫说”,但当初大多数鼓吹泡沫的人都承认自己错了,灰溜溜的闭上了嘴。

这些年,我已经快要被人们对泡沫的过度谈论搞崩溃了。那些不负责任的分析,对他人来说毫无用处,真的和那些评论下面抢占“沙发”一样的熟练而世故的人们没什么两样。

这些空穴来风的泛泛之辞,无不显示出对上一场泡沫的恐慌。而随着民间资本市场的几次理性的自我调整,这些泡沫论断终于结束了,而且事实证明,他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四、有助于Facebook建设企业文化

 

扎克伯格当然是一位神奇的创业家,但他的成功实属侥幸。他就是机缘巧合来到硅谷,发现了一个生意,然后抱定想法永远不接受收购。如果说企业家成功都有迹可循,那么他绝对是个例外。

他的成功,使创业成为看上去很容易的一件事。人们开始错误地将他的成功归功于“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常见那些穿着套头衫、拖着人字拖的年轻人,在种子资金还没有着落时候就开始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快成为扎克伯格了。电影《社交网络》的出现,让一切变得更糟。人们纷纷效仿扎克伯格,尽管电影里的那个家伙根本不是扎克伯格本尊。

在LinkedIn上市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到企业家如果想做大公司规模,要学习的人不是扎克伯格,而是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作为创始人,霍夫曼是白手起家,也没有所谓的“时代精神”。然而,和Friendster、MySpace、Facebook等公司相比,LinkedIn当然没有那么个性,还有人在等着LinkedIn死掉的那一天。

霍夫曼和历届CEO们奉行“低调建设”的文化,他们从未铺天盖地的自我操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你猜的到Linkedin最终成为社会化网络IPO企业中唯一一家涨幅大大高过开盘价的公司吗?霍夫曼证明,没有人可以一夜成名,要想成功只有勤劳工作和不断坚持。创业不能随波逐流,创业者必须在情况变得困难地时候也坚定不移、不离不弃。

还有,钱来的太快容易使人迷失。公司上市后,获得收益的人并非都经历了公司从无到有的过程,难免出现众多阿谀奉承者。上市前,我就曾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他不值那么多钱,下个月就只剩下2000万美元了”。上市后,我再也没听到过这样的话。

 

五、让人们意识到,上市流通并非唯一选择

 

在IPO之前和之后,显然流通市场是最大的输家。毕竟,大部分业务都成了抛售Facebook股票。实际上,后来很多人都直接采取停盘操作。

事实上,一旦Facebook这样的公司存在,融资平台类公司SecondMarket和Shares Post就没理由不变得炙手可热。不论结果是好是坏,在打工者、创始人以及VC们看来,Facebook就是一个开拓者,他们都奢望着在优秀的公司上市前就加入成为融资者。

我们假设Facebook的IPO顺利的大获成功了,这样流通市场的情况将会变得更糟。因为一旦如此,上市公司必将醉心于公开发行的事实不能自拔。期望如此之高的Facebook ,最终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这对于那些已经充分包装准备IPO的企业来说,简直要心灰意冷了。

Facebook的IPO失利,反而充分提高了SecondMarket类融资平台的可信度,如果他们再鼓吹“IPO市场已经完蛋了,考虑一下放弃上市融资?换个方式,想点别的办法吧!”兴许会有更多人不再迟疑了。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