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为了写一篇雷军的人物专访,我约了小米主管设计与营销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他很爽快地答应了。那是在去年的夏天,小米突破100亿美元市值前夜。

无论在何种文化背景下,一家公司的副总裁来议论自己的老板,总是一件颇为微妙的事情。但是那天谈及雷军时,黎万强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尴尬或犹疑。他倚在沙发上,语速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就这样徐徐道来。

黎是一个温和,略显腼腆,但谈起产品又妙趣横生的人,颇受同事的信任和喜欢。在公司内部,所有人都不论年龄大小都管他叫「阿黎」,而他则管雷军叫「老雷」。阿黎是老雷最信任的好兄弟之一,两人相识超过14年,从金山到小米,一路同行。

以下是那天聊天中一些有意思的内容:

1.2010年,我刚从金山离职,本来的打算是回老家开影楼。后来雷军说要创业,我们都很不理解,林斌问他「你什么都有了,创业图什么」。

2.知春路的一个咖啡馆,房间叫玄德厅,雷军和我们几个合伙人商量给公司取什么名字?雷军喜欢摇滚,一个备选名是「红星」,另一个名字是「创造」。

3.和雷军开会,他只有两个状态,语调平静和激情飞扬。在小米手机设计初期,他最喜欢说的三句话是:「这个点很好!」「速度碉堡了!」「后盖太有金属感了」

4.做小米手机的营销,不让花钱,当时提一个3000万的广告提案立马被拍死了。MIUI刚发布,聚集了最早一批发烧粉,我跑去上海和这些发烧粉见面,不想花钱住酒店,当时住的是如家。

5.金山时期的雷军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人,他做了小米之后经常反思自己不够坚定,反思自己太过追求和谐。在金山,雷军背了太多包袱,总是绷的很紧,开会时他会直接拷问对方「你为什么这样干,为什么不这样干。」

6.在金山,当时要求学习微软,所有人都要穿正装。一次开会,一位事业部总经理黑色西服搭配了一条浅色领带,推门进来,雷军看了,说「你现在就打车回去换一套」。而现在,你看他,上班就是T恤牛仔裤。

7.雷军再次穿上西装是在2011年7月,重返金山那一天。一次我去找雷军,雷军掏出手机给我看求伯君的短信,短信说雷军如果不回来,金山可能不行了。雷问我,「回不回?」

8.我们搬过一次家,之后有天晚上突然接到雷军电话,问我新公司地址在哪?我老婆说有没有搞错,老板都不知道新公司在哪。而这在以前的雷军身上是不可想象的。

9.很少有人可以改变自己、推翻自己,但是雷军可以。雷军是一个很善于总结和思考的人,我跟他说,「你是升级rom最快的」。

10.小米是雷军产品精神的完美体现,他几乎基本80%的精力用在产品上,产品的外包装,外面设计是一个方的提手,还是圆的,他都要干涉;就连说明书的卡口,是2毫米还是2.5毫米,他要亲自决定。

11.我们一起提出的一个产品理念是——回归简单,但简单不仅是把杂乱无章的事情抹去,而是挖掘复杂性的深度,复杂中有规律可行,控制产品,让它们听从你。

12.你很少看到他和人吵架,甚至生气都很少表现,生气的时候就是不说话。雷军说,你退我退,争一时长短没有必要。遇到对手的攻击,他不会运筹帷幄等到将来报仇,会立刻解决。

13.小米手机成功之后,雷军反复强调,要控制团队规模的增长,不要开发过多的产品线。投资人注重规模增长,但我们要做精品产品。

14.小米盒子在内部是超出预期的。我们未来的路径是智能手机和智能家电,只要不犯错误,这条路径就会越来越好。

15.小米能成功,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两点:眼光和广结盟。大家说我们幸运,其实运气就是眼光。雷军做投资,08就开始布局移动互联网,到了小米,我们有最强的团队。天势人势。

16.雷军看起来很温和,其实很难被说服。但他给了我们一个权限,就是,「做这件事情如果不让公司翻船,你就去做。」

【本文作者宋玮,系《财经》杂志产业组记者。微信公号「LateNews」】

 

分类: 人物小料移动互联行业,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