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打车

嘀嘀与快的案例,狠狠抽了相信自由市场经济的VC一个耳光。

毫无疑问,BAT世界大战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主题。巨头们以开放为名,以入口、支付、O2O为核心,大举杀入对方的优势领域,并且以资本为武器,裹挟中小创业公司,建立自己的联盟和阵营。同时,它们公开与过去的合作者进行竞争,并对市场中的变量公司进行防备甚至封杀,筑起他人难以逾越的围墙。

在这样的炮火纷飞之下,奢谈创业公司的自由发展和财务投资者(尤其是VC)的择优竞价是不现实的。如果还有人质疑BAT能对创业公司、财务投资带来多大的影响,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2012年下半年,嘀嘀打车快的打车分别成立,随后分别获得腾讯、阿里巴巴战略投资。但是,几乎同时出现在市场上的打车软件绝不仅仅这两家,仅已经开始运营的就不少于30家,其中包括名气不小的摇摇、大黄蜂、嘟嘟、e达、打车小秘等。一时间,大量同类软件出现在VC面前,每家VC也根据各自喜好选择了自身最看好的创业团队与商业模式。例如,打车小秘获得宽带产业基金投资,大黄蜂获得晨兴投资。

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狠狠抽了这些秉持“创始人是决定投资的第一标准”、相信“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VC一个耳光。不到两年时间里,嘀嘀与快的联手掀起补贴大战,在急速膨胀中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仅2014年1月10日至3月底的77天里,嘀嘀就烧掉了高达14亿元人民币来提供补贴。在此期间,快的也支付了数亿元人民币的补贴。

令人眼花缭乱的77天里,嘀嘀用户暴增了7800万,日均订单522万,而快的则在1季度结束时宣布日均订单突破623万。全国出租车约120万辆,出租司机约200万,而嘀嘀已经占据了90万司机,快的的数据也与之相似。至此,打车市场已经被两家基本瓜分完毕。

没有人注意到,当时的30家创业公司已经大半倒闭、被并购或被迫转型。于2013年底被快的收购的大黄蜂已经是其中的幸运儿,其他公司大半已经难以支撑,或直接关停。所有参与的VC都在这种超速战中被抛出轨道,除了经纬创投因为在快的融资中曾经参与一轮获利颇丰,其他早期VC基本血本无归。

面对资本,打车软件曾经有两个选择,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但从结果来看,正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略资本。残忍又可悲的是,在高达十数亿巨资的补贴之下,在巨头输出核心资源(如微信和支付宝)直接拉动的情况下,没有哪家独立VC的资源能与之抗衡。

所谓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毫无意义,没有一种模式能与巨头的资本和流量抗衡。

然而,嘀嘀与快的只是在BAT世界大战背景下,被巨头催肥的婴儿。不但已经死亡的几十家创业公司是失败者,两家公司自身也很难说是胜利者。

还是以嘀嘀为例,其2月7日获得订单262万单,其中来自微信支付的超过200万单。总计下来,滴滴打车来自微信支付的订单超过77%。快的公司的情况也仅仅稍好,其2月初某日的订单数为162万单,其中来自支付宝的超过60万单。为此,有评论称两家公司为“空壳”——迅速成就了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使用习惯,但自身获得的独立用户、用户粘性却极为有限。当然,嘀嘀的「空壳」化,比快的要严重的多。

以毁灭行业内多数创业公司、潜在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为代价,巨头完成了对线下商业O2O这一细分领域的快速布局。而嘀嘀与快的两家,本来应该以产品、服务取胜,现在被烧钱推广与公关口水战取代,被直接灌输的巨大流量,无法与其自身缓慢成长的核心竞争力相匹配。

巨头的行动刚刚开始。整场BAT世界大战的本质就是将巨头在线上的垄断优势转移为线下的垄断优势,在完成对整体线下商业世界的垄断之前,巨头还将继续扶植一家又一家的嘀嘀与快的成为自己的工具。看似竞争白热,实则是联手瓜分。

而中国互联网付出的,将是被蹂躏得体无完肤的商业生态和创业环境。

大型线下巨头还有机会转型与反思,初创企业只能避而远之。如果最终,失去初创企业与财务天使的积极参与,O2O改造只能通过巨头完成,整个行业将失去活力,垄断者不会主动创新,用户也永远没有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可以期待。最终,巨头如果不加适度节制,也可能面临《反垄断法》的制约。

下一个领域是什么?请记住:巨头到处,寸草无存。

 

【作者公众号:LateNews】

(关注更多钛媒体作者观点,参与钛媒体微信互动(微信搜索“钛媒体”或“taimeiti”))

 

分类: 互联网移动互联行业,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