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0月29日,几乎是快下班的时间。微信公共平台悄然更新,微信官方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新版公测更新说明》,似乎预示着微信商业化,有关“收费”的新一轮圈钱行动正在进行中,但笔者的看法却有不同。

 

收费?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在本月初开始,微信公共号即将收费的传言就已经传得纷纷扰扰,让很多运营者搞不清个所以然。传言不尽不实,版本各异。

有的说:微信公众号注册及运营将在10月份完全开放,针对服务号收取每年3000元年费,并提供各种接口;也有的说:认证的服务号,年费将为每个账号300元,并提供部分接口。无论是3000还是300,总之传言围绕着“收费”展开。

但在最新的公测说明中,笔者并未发现,有任何涉及到“收费”的字眼和说明。另据笔者咨询腾讯内部人士,获悉微信团队内部对服务号收费,尚未有定论,“因为订阅号,本身缺乏服务功能,企业更适合采用服务号”,所以,笔者认为微信会在保留订阅号的基础上,更多的强化对服务号的推广和包装。

据腾讯内部人士说,微信团队已经准备推出基于服务号的微站定制的套件,这就不单纯是提供接口那么简单,而是通过模块化的方式,快速建站和进行分析管理。所以,笔者认为,微信对公共号商业化的未来规划会逐渐弱化订阅号的功能,而将企业用户逐渐向服务号疏导,甚至会推出代理模式,由中间的建站或托管公司代理微站产品,向企业用户销售。

因此,我觉得,“收费”这种看起来最为简单易行的招式,应该不会简单粗暴的出现。中国互联网的产品看似强大,但每一个在“收费”传言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包括当初最火的新浪微博在内,都对“收费”二字畏之如虎。所以,如前文所述,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收费是比一刀切的“收费”更为靠谱的策略。

商业化的节奏对吗?

微信商业化一直是困扰马化腾的难题。

回首一年前,微信用户刚刚摸到2亿门槛的时候,360的周鸿祎就已经略显嫉妒地评价:“50个360的产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微信。”但是,在当时,仅有2亿规模的微信却给马化腾出了个难题,虽然当时已经有二维码这个接口来实现O2O的一些应用,但腾讯在其中的身份却十分尴尬。

在微信用户才4亿左右时马云便在“互联网领袖峰会”称自己感到紧张。微信正在移动支付、社会化电商和O2O服务等领域蓄势,尽管引爆点还未到达。

2011年1月份诞生的微信,到今年年底即将年满3岁。3年,对一个互联网产品来说,意味着什么?腾讯QQ推出3年,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百度搜索引擎推出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新浪微博3年,注册用户数达到3.68亿。从步骤上来讲,3年对于一个拥有如此大用户量的互联网产品来说也正是商业化的时候了。

微信今年最大的创意毫无疑问是5.0版本的推出,我记得业界某位大咖对微信5.0版本的评价,“5.0的第一个意义在于,找到生存之道:游戏和增值。有消息称微信平台发布的《天天酷跑》月收入已过亿元,这证明微信已靠自己淘到第一桶金,慢慢可以养活自己。5.0的第三个意义在于,微信解决了公众账号骚扰这个问题。对公众号的分类和折叠平衡了公众号运营者和个人用户的利益,平衡了营销推送和基础通信的需求。”

显然,微信5.0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平衡,公众号分类的初衷必然是为未来的深度商业化做准备,既然已经打下了这样的基础,笔者再一次觉得,一刀切的收费策略不会出台,至少不会在短期内出台。

 

分类: 移动互联经营,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更多相关讨论,请参看钛爱拍话题之《看得见的移动互联网趋势,难摸到的变现商机(第四期)》 欢迎更多来稿和评论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
话题:



0

推荐

钛媒体

钛媒体

549篇文章 9年前更新

TMTpost.com——钛媒体亦是TMT(Tech\Media\Telecom)的谐音,起源于TMT行业,如今已快速成为职场公司人深入了解公司与行业,以及让公司了解自己的首选。

文章